22章、扩大生产-《重生98之金玉满堂》
第(3/3)页
“好吧。”
“然后是液化气罐儿,咱两口人,买大的比较划算。好像是120元,还是150元的。”
“嗯,液化气罐儿方便。”
“自行车。你得再来一辆。这个30元是瞎猫撞死耗子的。正常情况下怎么得七八十。”
“我尽量问问吧。”
“传呼一人一个。生活费留300元。”
“那就剩下不到2000元了。”
“咱们就用这2000元继续投资。”
“嗯,买轮椅。一个轮椅每个月能赚300多元,六个的话就是1800元,比咱们自己赚的还多。要不咱们明天就到积水潭转转看能不能买到二手轮椅,说不定还能买到这么便宜的呢。”
李满堂却摇摇头:“咱们现在要计算人力和时间成本。买到这么便宜的轮椅一靠运气,二靠时间。咱们还是直接印刷收购出租轮椅的小卡片到处发一发。”
“嗯,不光在广场、积水潭医院,其它地方也发一发。一下多印点,还会便宜些。”
首要任务当然是买传呼、买自行车、买液化气罐儿。
这几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
一天之内就把这三件事情搞定了。
自行车和传呼买的都是二手的。
自行车花了60元,质量还不如白客眼下这辆。
传呼两个才花了300元。
而且是大汉显的。
这会儿手机才两三千了。
用传呼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然后就赶紧印刷小卡片儿,哥俩分头铺天盖地的发。
既收购二手轮椅又出租二手轮椅。
李满堂接连写了两个深度报道后,报社就把他定位于此了。
别的记者试图模仿他。
但没有李满堂的随机应变、胆大心细。
很难采写的那么详实又有深度。
这也让李满堂暗爽。
因为报社越依赖于他,他谈条件的资本也会越来越雄厚。
因为他以写深度报道为主。
所以也不像那些写小豆腐块儿的记者那么忙。
一周只写一两篇的稿子就可以了。
至少有两三天时间空闲着。
即便如此,哥俩每天也忙得昏头涨脑的。
卡片发出去一周之内。
他们又买了五把轮椅。
再有多的也没敢进。
因为实在忙不过来了。
加上原来的一把,一共六把轮椅。
几乎每天都要送轮椅收轮椅。
“唉,要是再有个帮手就好了。”
“是啊,我好几天没到酒吧唱歌了。”
“可谁合适呢?”
身在底层,干活儿的人倒是不少,但像李满堂、黄毓这样老实靠谱的人却并不好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