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一次,时传祥干完活口渴得很,就向那家阔太太要碗水喝。 阔太太赶忙用手捂住鼻子,叫仆人拿了一只喂猫的碗,盛了一点儿凉水给他喝。 在那些阔人的眼里,穷人都是臭苦力,掏粪工更是“人下人”。 解放后,时传祥成为北京崇文区的清洁工人,还当上了清洁队长。 虽然每天的工作仍然是掏粪、清扫厕所,但不再受气遭人白眼了。 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认识到人的工作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淘大粪也是为人民服务,应当受到尊敬。 这些变化使时传祥的心里热乎乎的,他干活的劲头儿更大了。 他说:“咱掏粪工人和粪便打交道,难免脏和臭,可咱宁肯一人脏,也要换来万家净啊。” 由于时传祥工作认真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受到人们的赞扬,成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 1959年,全国“群英会”在北京召开,时传祥出席了这次大会,还被评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大会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时传祥。 刘少奇握着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刘少奇还把自己的钢笔送给时传祥,并勉励他说:“好好学习,过春节的时候,给我写封信。” 新中国劳动人民地位的提高及人人平等的社会风尚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如何崛起的? 1959年4月5日,激动人心的捷报从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传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力挫群雄,夺得了男子单打的世界冠军。 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乒乓球的带动下,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也向世界体育高峰攀登。 从1956年到1978年的20多年里,世界体育史册上,有100多项世界纪录是由中国人创造的。 “八字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自1959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自然灾害,加之苏联政府撕毁合同,致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60年7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 8月底,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了国家计委党组的汇报之后,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八字方针”的主要内容是: 1.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 2.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3.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保住重点项目。 4.节减财政支出。 5.稳定市场物价,对部分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 6.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专业协作。 7.制定适合当时情况的有关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各项具体政策。 为什么要开展“学习雷锋运动”? 党中央在贯彻“八字方针”,采取经济手段和措施克服困难的同时,还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以期解决因经济工作失误引起的思想混乱,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共渡难关,造就全国人民良好的精神状态。 这项活动首先是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始。 政治思想活动普遍开展起来以后,迫切需要树立先进榜样,引导群众向典型人物学习,使革命传统和理想教育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人物应运而生。 1963年春开展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雷锋是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1962年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年仅22岁。 雷锋的一生是平凡的,他同普通人一样做着普通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但又是伟大的,他能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他大公无私,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由于雷锋的光辉思想和优秀事迹,他成为新中国时代的英雄和一代青年的楷模,甚至成为全世界青年公而忘私,勇于奉献的典范。 中国什么时候拥有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1962年12月,上海江南造船厂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1.2万吨压力的水压机,这台水压机可以把300吨重的特大钢锭像揉面团似的锻压成各种形状的机器零件。 这台水压机是中国在设备不足、没有经验的困难条件下,依靠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力量自行研制成功的,是中国机械工业中最大的一台锻压设备。 这台水压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重型机械的空白。 国际上万吨水压机的重量一般都在3000吨左右,但中国自制的水压机却只有2200吨,成为世界上体重最轻的一台万吨水压机。 中国代表团哪一年首次参加亚运会? 1962年8月24日至9月4日,第4届亚运会在印尼雅加达举行,参赛国18个,实际到会16个。 考虑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主办方印尼以外交部门拒签方式拒绝会员国以色列和台湾参赛。 国际奥委会在美国人艾弗里·布伦戴奇的支配下,打着政治不得干涉体育的口号宣布不承认第4届亚运会,并宣布不定期地禁止印尼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印尼总统苏加诺当即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并在9月发起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 知识青年下乡是怎么回事? 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持不懈地搞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动员和组织城市青年下乡,主要是要安置城市待业青年和配合国民经济调整、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组成部分。 6月29日至7月10日,中央安置城市下放职工和青年学生领导小组召开了六个大区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会议,周恩来在接见会议代表时指示:今后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大事。 各大区、省、市、自治区都要做长远打算,编制15年安置规划。 这次会议指出,在今后15年内,每年大约100万左右的青年学生需要有计划地安置下乡,参加农、林、牧、副、渔业生产。 年龄可以由18岁放宽到16岁,条件是能够独立生活。 安置的方向是插入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其次是插入国营农、林、牧、渔场,再其次才是建立新的国营农、林、牧、渔场。 1962年、1963年两年,有近10万名知识青年下乡插队。 1964年,全国又有30余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中国第一次核爆是怎么成功的? 1955年初,中国开始创建核工业。 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下,中国制定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发展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放在突出位置。 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纷纷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事业中来。 开始时,在核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上,苏联曾答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并签订了有关协定。 可赫鲁晓夫以“老子党”自居,反对中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美、英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是对中国严加防范。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广大解放军指战员经过3年的努力和奋斗,突破了原子弹研制的关键技术,于1964年4月浇铸出铀和钚毛坯,随即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弹的模型和实弹。 很快,国防科工委和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制定了第一次核爆炸的整体方案。 中央把第一颗原子弹装置试验的起爆时间定在1964年10月16日零时。 15日深夜,有关操作人员完成了原子弹装置的核部件装配、上塔、插雷管几个工序后,现场所有人员便撤离靶区,等待“零时”的到来。 随着距试验装置23公里主控站计数器的“零时”报出,一股强烈的闪光之后,便是惊天动地的巨响。 接着,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了。 试验结果证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结构设计,各种零部件、组件和引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各种测试方法和设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谁提出“四化”和“两步走”方针?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是他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四化”这个号召。 也是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同时,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2/3)页